问政追踪-详情

黑龙江“十四五”生态答卷:蓝天碧水净土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  2025-10-24 15:27:51

央广网哈尔滨10月23日消息(记者庞淼 见习记者王宛秋)10月23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的进展成效。

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现场(央广网发 李鹏举 摄)

刘伟介绍相关情况(央广网发 李鹏举 摄)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在主旨发布中表示,绿色是龙江最美的底色,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五年来,黑龙江省聚焦提升民生福祉、催化经济增量、划定发展边界和赋能治理变革,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常态蓝”“清澈水”“健康土”绘就幸福龙江底色

在筑牢民生“生态防线”方面,黑龙江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据刘伟介绍,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较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0.6微克,“龙江蓝”成为常态。

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通过连续三年开展以松花江流域为重点的入河排污口整治,2024年全省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2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水质改善为优等级并稳定保持三年。“一度难觅踪迹的鳌花、乌苏里白鲑等珍稀鱼类重现松花江。”刘伟说。

在土壤保护方面,黑龙江省基本实现了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市县全覆盖,125个县区对耕地实行分类管控,完成1800多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3000多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从源头上防治农田土壤污染。

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增量,绿色发展引擎动能澎湃

黑龙江省着力做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文章”。刘伟介绍,黑龙江省建立了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和环评提前介入,从源头引领产业绿色布局。

在推动绿色动能转换上,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以来,黑龙江省99家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安岭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年均减排二氧化碳6000余吨当量,加速将绿水青山变成“绿色银行”。

法治与科技双轮驱动,护航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为守住生态红线,黑龙江省坚持用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刘伟表示,黑龙江省先后出台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防治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法规和15项地方标准,创新建立环境司法联动、流域生态补偿、环保信用评价等制度“组合拳”。

面对复杂的环境挑战,黑龙江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效能。目前已建立环保数字督察、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监测等数智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了对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高效分析与智能决策,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智防”升级。

刘伟表示,面向“十五五”新征程,黑龙江省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建设更美黑龙江,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龙江贡献。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编辑:刘   闯

校对:王立超

审核:张翠翠

承办单位:双鸭山市委网信办       协办单位:双鸭山市纪委监委、双鸭山市委组织部       备案编号:黑ICP备2020004936号

  

黑公网安备: 23050002000006号

    投稿邮箱:syswlwz@126.com 技术支持:0469-88123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69-8812377   邮箱:sys123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