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追踪-详情

白山黑水铸忠魂——东北抗联的作风与纪律

 发布时间:  2025-08-21 15:56:47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随后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起进攻,白山黑水间的安宁被打破。

中国东北,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一支支东北抗日义勇军队伍在黑土地上风起云涌。1933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巴彦、南满、海龙等抗日游击队相继成立。此后,东北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东北抗联是党创建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一支抗日武装艰难的岁月里,融入红色基因的作风和纪律,远比子弹更有威力。

图片

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杨司令站岗地”纪念碑与杨靖宇站岗塑像共同记载这样一段故事——

1934年冬天,杨靖宇因为洗脸时没有随身携带配枪,违反了他本人立下的“枪不离身”纪律要求,便在风雪中自罚站岗一小时。杨靖宇以身作则教育东北抗联官兵要严守枪械管理纪律,时刻将纪律的观念深植于心。

自创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就十分重视作风和纪律建设。

“临阵偷逃者枪决”“烧杀人民者枪决”“随意放枪者开除”……1933年9月,东北抗日武装的第一部成文法规《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暂行规则》制定颁布。这部仅有20条的军规,前18条均为惩处条款,彰显着对违纪行为的零容忍。

1934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制定《东北人民革命军及赤色游击队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明确规定连支部的基本任务是“巩固并扩大党在人民革命军中的组织领导,并督促全体党员积极参加部队中一般党的和群众的工作”,以实现“在党员与非党员间,应与一切破坏队伍的政治、组织、纪律、军誉等不正当的行为斗争”。这份条例通过强化连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纪律要求嵌入党员的先锋模范行动中。

1940年3月,中共吉东、北满党代表会议经讨论形成《关于东北抗日救国运动的新提纲草案》,对作风和纪律也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游击队对广大民众应该抱着骨肉相倚的态度,对民众的接触,务须保持严谨纪律行动……”

作为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十分重视纪律建设。为了加强宣传教育,风纪要求写进了军歌。在由其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中,他写道:“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过军歌唱,战士们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纪律意识。

图片

一次,抗联将领李兆麟发现几名小战士有滋有味地吃着一碗炒黄豆。经询问得知黄豆是房东大爷给的,李兆麟说:“我们得好好感谢这些老乡,我们自己是连这些物都吃不上了,多亏了他们。但是我要提一个问题,我们的老百姓也很穷困,炒黄豆这些虽然东西不多,但是给你们,你们就应该收吗?”“我们违反了群众纪律,不应该随便要老百姓的东西。”小战士回答,随即剩余的黄豆还了回去,主动要求罚站。

杨靖宇说:“没有根据地人民的支持,部队就像没有油的灯芯。我们决不能做没有油的灯芯,什么时候也不能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作风,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是东北抗联获得广泛群众基础,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坚持长期抗战的重要原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希望和历史重任,领导和推动东北人民走上抗日最前线。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无数英烈前赴后继,将热血洒在了白山黑水间。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从人数最多时的3万余人锐减到不足2000人。他们以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由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成的东北抗联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强大力量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刘闯

校对:王立超

审核:张翠翠

承办单位:双鸭山市委网信办       协办单位:双鸭山市纪委监委、双鸭山市委组织部       备案编号:黑ICP备2020004936号

  

黑公网安备: 23050002000006号

    投稿邮箱:syswlwz@126.com 技术支持:0469-881231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69-8812377   邮箱:sys123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