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市高考工作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市教体局副局长王东风、市公安局一级高级警长王海天、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高明海、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徐震、市住建局副局长马喜武同志进行主旨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教体局副局长王东风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2024年我市高考工作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市教体局,向长期支持我市教体事业发展、关注高考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重要使命。尤其2024年是我省新高考落地之年,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考生和家长更是格外地关心关注高考。下面,就2024年我市高考工作有关情况作以简要介绍。
一、关于高考基本情况
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 1342万,比去年增加51万,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我省实际参加高考 19.2万人,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我市实际参加高考7804人,比去年减少156人。其中,市区考生(含红兴隆)3045人,比去年减少340 人。其他四个县考生数量均不同程度有小幅增减。根据我市考生数量规模和区域分布情况,我们在全市设立标准化考点11个、考场303个(不含备用)。其中:市直设市第一中学包括A区、D区、E区3个考点、市第三十七中学考点、市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考点,共计5个考点 116个考场;四县设6个标准化考点187个考场,能够完全满足考生参加高考的实际需求。
二、关于考试方式变化
总体看,主要是考试时间、考试科目以及成绩构成等均有调整。一是考试时间延长。由原来的6月7、8日两天调整为6月7、8、9三天时间,并在6月10日进行外语口语考试;二是考试科目增加。今年新高考实行的是“3+1+2”模式,改变了原有“3+综合”大文大理的考试模式,首选科目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任选1门,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个科目中任选2门;三是今年我省考生外语听力分数将计入外语总成绩,这也是以往所没有的情况。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命题方面:今年高考,语数外三科仍由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其他选择性科目均由我省自主命题,这在我省还是第一次。有关高考综合改革的新变化及政策在此不讲了,大家可在省招考院官网官微相关栏目里持续关注,继续了解关心的问题。
三、关于高考准备情况
2024年高考,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过问了解考前准备情况,对高考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全面统筹调动力量,按需配置考试资源,确保高考安全平稳有序实施。5月15日,市招委会组织召开了2024年全市高考安全工作会议,对2024年全市高考安全工作进行部署,组织宣传、网信、公安、卫健、电力、城管、住建等十几家市招委会成员单位启动助考护航专项行动,为考试、为考生、为考点提供服务保障。尤其是今年高考,我省外语听力成绩将首次计入外语总成绩,住建、环保部门对噪音源的治理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招考机构和招委会成员单位已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扎实有序推进。其中,考点安排、考场设置及人员调配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监考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考前培训正在稳步推进,涉考场所准备、设备配置及检查调试、考务工作安排、试卷保密措施、外围服务保障等工作已经基本就绪。考前,我们还将组织考点进行“2+1”安检实战演练,开展高考全真情景模拟演练等活动,6月6日下午考点、考场检查验收完成后将对考点进行封闭管理。
四、关于防范考试作弊方面
我们将对高考工作实行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严管严控,一是在监考方面,实行考场监考、视频监考、楼层巡考“三位一体”监考方式;二是在安检方面,全面实行“2+1”安检模式,即两道人工安检加上一道智能安检门检查,今年我们对智能安检门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三是防范体系建设方面,全面落实防范手机作弊“五位一体”(智能安检门全配备、无线电信号屏蔽全覆盖、手机不得带进考点全落实、考务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全达标、积极落实降低考点内手机信号频率和限制手机网络自动优化效果)防护网建设。今年全省还将推进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试点工作。试点后,防手机作弊“六位一体”防护网建设将全面实施,就是要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切实维护考试公平。
五、关于服务保障方面
服务保障工作是考试安全顺利进行的基础。我们将秉承“考生为本”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发布考试信息,有效维护考试秩序。包括组织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疏导,适时对考生进行心理调适,最大限度克服紧张焦虑情绪;入场前,各高中学校将派出带队领导和送考教师,配合考点、配合家长做好服务考生相关工作;考前和考中,有关部门将加强服务提醒,将考试要求、考点安排、交通出行、天气状况等及时向考生作出温馨提示;考试期间,市、县将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高考安全工作应急小组,24小时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公安、交通、住建、城管执法等部门将联合做好安全保卫、交通疏导、考点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电力部门将全力确保考点电力供应和维护工作;卫健、疾控部门将准备120救护车辆,配备专业人员和防护设备,向每个考点派驻医护人员,并为突发疾病考生开通送医就诊“绿色通道”;无委会将出动无线电信号监测车监控考点周边通讯信号异动情况。招委会其他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均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为考试为考生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保障。同时,我们将重点关注伤残等特殊考生群体,在执行好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及时为特殊考生提供合理便利服务。
六、关于考风考纪方面
为确保高考公平,我市所有高考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考试全程录像并实时监控。考场内有监考员,考场外有流动监考,还有视频巡考。考试结束后,考试机构还要进行录像回放倒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不要购买和使用考试作弊器材,切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法,贻误终生。要认真配合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不请人代考或代替他人考试;不将手机(包括其他具备无线电接收功能的设备)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考生手机一旦带入考场无论是否开机、使用,均按作弊论处。如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实施作弊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顶格处理。省招生考试院建立了考生诚信考试电子档案,违规作弊考生的违纪情节将被记录到考生本人诚信考试档案,对考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工作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考试期间,考生不得将自己所做的试题答案抄在面巾纸、手帕、橡皮等物品上带出考场。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准将试卷、答题卡、草纸等带出考场,一旦带出将按违规处理。所以,各位考生要学习掌握考试规定,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彻底打消作弊念头。
高考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群众利益。做好高考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知责于心,履责于行,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最优作风,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安全和组考工作,全力确保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任务,向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最后,预祝全市高考工作安全平稳顺利,祝福家乡的每位学子得偿所愿、金榜题名!
市公安局一级高级警长王海天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高考安保工作,超前部署、细致安排,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强化底线思维,坚定责任担当,切实防范化解各类影响考试安全的风险隐患,全力护航我市高考平稳有序。高考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将日均出动治安警力人200次,交通警力100人次,全力维护各考点及周边治安秩序和谐稳定。
一是强化高考期间社会治安防控。会同教育部门指导考点学校配齐配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严格落实安检防范措施。坚持显性用警,采取定点值守、武装巡逻和视频巡查相结合,强化社会面管控能力。在考前对考点周边出租屋、饭店、旅馆等治安复杂场所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和清理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坚持发扬“枫桥经验”,会同教育部门深入学校、家庭广泛排查可能影响高考安全的矛盾隐患,积极做好帮扶救助、防范化解工作,对可能干扰考试的企业单位提前提醒警示,确保考试环境秩序良好。
二是严惩高考期间涉考违法犯罪。联合网信、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通讯电子市场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涉嫌销售考试作弊器材违法违规行为。严打通过网络技术手段侵犯考生个人信息、攻击考试网站、实施网络涉考诈骗等违法犯罪;严惩替考作弊、冒名顶替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治考点周边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活动。在此要重点提醒,在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代替考试,出售、使用无线作弊器材等行为,均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同时,公安机关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防范意识,切勿轻信网上各种“包过”“保过”“真题”的虚假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三是优化高考服务保障措施。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充分考虑考生证件过期、遗忘等各种突发状况,及时开通申领更换身份证件等“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快速签发。同时,在高考期间,公安部门将在考点处设置临时身份证加急办理点,及时处理考生忘带、遗失身份证等问题。公安交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考点周边警力投入,对考点周边接送考生时段易出现家长考生聚集且人车交织混行的区域进行组织优化,切实加强路面引导和停车管理,严管交通秩序,严查乱停乱放、乱鸣喇叭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将广泛发布高考路况信息、出行提示以及考点周边的交通管制措施。请考生、送考人员和驾驶人合理安排出行,提前规划好行程路线,合理选择出行时间、方式,及时避开易堵路段。
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1.为确保高考期间考生考试往返途中所需车辆,交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支队长 高明海 答:按照2024年全市高考总体工作部署,市交通运输部门为确保高考期间考生考试往返途中所需车辆,主要采取五个方面措施: 一是在公共交通方面。增加公交车班次密度,将所有途经考试考点的公交车在原班次密度基础上缩短班次间隔时间,争取保证考生公交站点候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考生凭准考证有一名家长陪同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 二是在乘坐出租汽车方面。组织开展“助力学子梦 共创文明城”爱心送考活动。在雷锋车队、新能源绿色出行车队等车队中筛选优秀驾驶员参与。今年有60名优秀驾驶员和60台出租汽车参加活动。 三是在交通志愿服务方面。建立多个“一帮一”助考小组,为困难考生(或有需求的其他考生)提供全程助考服务,实现点对点的志愿服务。协调市区各驾校在每个考点安排车辆,为陪考家长提供休息场所。 四是在建立应急保障措施方面。针对考场分布及考试出行需求特点,合理分配,及时灵活调度运力。指导运输企业安排专人在各考点监测客流状况,发生特殊情况时,安排应急车辆负责转运,确保考生准时到达考场。考试结束后,现场出现滞留情况时立即调配应急车辆疏散考生。计划投入应急车辆20台。设立应急保障电话12328、6160555。 五是在行业管理方面。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成立高考期间应急小组,投入执法车辆6台,执法人员12人,在每个考点进行路面巡查,处理突发事件。
记者提问2:高考期间,为了避免考生在休息时、在考试中受到噪音干扰,市城管执法部门在为考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应考环境方面,面向全市是如何加强噪音治理的,尤其是如何优化考点周边环境的?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徐震
答:一是要求各考点、考生住宿地附近严禁乱停乱摆,禁止广告宣传车等音响宣传活动,禁止商家叫买叫卖、播放广告等活动。二是要求高考考点学校周边和居民集中区附近的建筑工地于6月6日晚17时至6月9日晚18:15时临时停工,对不按规定停工影响考试工作的将依法查处。三是开展考点学校周边户外广告整治,对违规悬挂标语及张贴、发放传单逐一进行清理,消除因户外广告设施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记者提问3:请问市住建部门,针对高考期间考场周边建设工程管理方面,我们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住建局副局长马喜武
答: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我局针对高考期间考场周边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积极配合教育等相关部门加强建设工程噪声防治工作,制定了《工作提示函》印发给全市各在建工程,对考场和噪声敏感的建筑物集中区(居民住宅区)周围直线距离200米范围内的在建工程实行高考期间管控措施,管控期间24小时禁止建筑施工作业。管控区外的在建工程施工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严禁管控期间、夜间施工作业。同时派出巡查人员,对考场周围的建设工程进行不间断巡视,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确保高考顺利进行,保障全市广大考生能够在安静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实现人生的美好前程。
来源:“双鸭山广播电视台”公众号